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我们都应该学着不努力
本頁主題: 我们都应该学着不努力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清风竹影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236
威望:490 點
金錢:28415 USD
貢獻:30000 點
註冊:2006-11-10

我们都应该学着不努力

 

知识星球搞了这么多年,和很多球友都处成朋友了,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。

有位大厂球友给我提供了他们公司的工时考勤表(带水印没法公开),说真的,看完后我惊呆了…

不是周报,不是日报,而是小时报!每小时做了啥,都要在考勤表内编写得清清楚楚。

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上班也叫卖命,每天出卖 8 小时时间,临了还得把颗粒度对齐。

更讽刺的是,汇报表格还只能填 8 小时,多一分钟都不行,毕竟公司也没有加班费,不能留下把柄。

至此,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惯用手段了:

一曰降本增笑,把人裁了,降低企业硬成本,老板和股东都开心。

二曰降本增效,留下的人,严格查考勤,加强汇报,表面功夫不能少,一切有迹可循。

可站在牛马视角,互联网和金融可以说是为数不多「同工不同酬」的高薪行业。围城易出难进,可留在城内,大量时间不吃在吃屎,就是在屎上雕花。

我本以为,当行情不明,卷不出增量时,大家会自然而然地学会不努力,也不是躺着,而是苟着 —— 调整预期,让自己舒服一些,把苦难阶段挨过去。

但我想错了,卷不出增量时,很多企业的做法是更加内卷。

这感觉就像,做题家明明发烧了,应该休息,却硬是爬起来做了套数学卷子,然后自我感动说:又是上进的一天。

类似的,只刺激供给,却不扩张需求,谁来为供给买单呢?

内需不是刺激出来的,任何刺激消费的政策,往往只能顶一阵子,持续刺激甚至会导致债务积累。

不妨想想当年「消费升级」叙事流行时,大家的精气神。

所谓内需,难道不是人们乐观看待未来,追求更好的生活,期待成为更好自己的内在冲动吗?

需求一直都在。

都想住更好更大的房子,都想买车扩展生活半径,都想吃好点健康点,只是需求没办法转成有效消费。

 

如上图,2015 年至今,每周工作时长累计提升了 3 小时左右,每年多工作 150 小时,按照每天 8 小时来算,相当于每年多工作了 19 天,也就是少休息了 19 天。

如果更努力并不能创造出更多收入,为什么不转而休息呢?

休息不利于生产,但利于消费。

消费既是收入和预期的函数,也受闲暇时间和心情的影响。

我不禁要问,一味地让自己更努力,这样真的好吗?

如果不调整预期,难道不是越努力,越悲伤吗?

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和最高伦理都是,人。

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,人们在活动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社会。

人们不但会察觉社会经济的变化,认识变化,更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来适应经济的变化。

而社会经济作为人组成的活动,在被人们察觉、认识之后,也会随之进一步改变。

如此,双方不断影响,彼此不断适应,使得经济在调整中前进。

一味忽视人的感受、预期、幸福感,很多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也就不奇怪了。

就好像生育问题,总之将其置于经济发展、竞争力等宏大叙事之下,满嘴讨论「人矿」的味道,能不挨骂吗?

人终究不是任劳任怨只会爆产能的老黄牛,人也应该没有负罪感地、心安理得在 8 小时工作之外享受生活。

提高按劳分配比例,提高工资性收入,做高财产性收入,落实早有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待遇(最遵守的恰恰是外资公司)。

让经济回归到人的尺度,信心和内需自会从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。

赞(52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8-09 08:10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1-25 09:04